• 反修例風波5年|青年服刑後重投社會遇阻 組織籲勿貼政治標籤 

    2024年6月11日星期二 商業電台港聞

    截至今年3月,反修例事件中有10279人被捕,當中2961人已經完成或正在經司法程序處理,2328人須承擔法律後果。有完成服刑的青年指,重返校園讀書以至投入職場都有困難。協助這類有案底年輕人的組織「蛻變計劃」指,希望社會不再為更生青年貼「政治標籤」。  

    2019年暑假,Alex(化名)正修讀大學二年級。他身穿黑色衣服、蒙著面,在反修例非法集結現場被警員制伏、當場被捕。「當時未讀完書,既不知道會判(刑)多久,亦不知道將來會是怎樣,真的很迷惘。」Alex透過朋友認識民間組織「蛻變計劃」,機構派出友師和專業人士,協助Alex了解重返大學的紀律聆訊程序,並在過程中給予支援,包括向大學陳述犯事原因、由他人為Alex作人格證明,以保證不會重犯和影響學校聲譽。Alex成功重返大學讀書,並在去年畢業。   不過案底在求職路一直牽絆,Alex指職業路向從此有限制,目前在一間汽車公司從事文職。「我本來有想過做保險,但(有案底下)考牌很困難,我有朋友同樣有案底,應徵去到簽約一刻,被要求declare criminal record(申報刑事罪行記錄),他剔有,職員要求他剔無,但我朋友實際上有案底,於是沒有被聘請,現實上是會遇到困難的。」   

    不過案底在求職路一直牽絆,Alex指職業路向從此有限制,目前在一間汽車公司從事文職。「我本來有想過做保險,但(有案底下)考牌很困難,我有朋友同樣有案底,應徵去到簽約一刻,被要求declare criminal record(申報刑事罪行記錄),他剔有,職員要求他剔無,但我朋友實際上有案底,於是沒有被聘請,現實上是會遇到困難的。」   除了工作,Alex心境亦出現變化。「問到後不後悔,多多少少會有,一場沒有大台、沒有領袖(的運動),去到後面訴求也都很模糊,我換個角度想,我也不會答應你(這些訴求)。沉澱了一段時間,真的會有不同,而且不一定是壞事,因為社會都不需要這麼多敵人,不需要吃甚麼餐廳都講政見。我出獄後特別喜歡讀佛學,教人從苦難之中解脫,如果執著於羨慕、妒忌、恨,你很難會快樂。」 

    宋恩榮:至今處理約170個個案 復和非「得個講字」  

    「蛻變計劃」2020年起由經濟學者宋恩榮等人創立,為案發時25歲或以下被捕青年,提供情緒和法律支援,並有友師為他們未來發展提供意見,幫助他們重返社會,至今處理約170宗個案。宋恩榮形容,初時要「摸住石頭過河」。「在激烈對立的氣氛下, 要做一個非政治性、以專業為主、以青年人為中心的輔導服務,當時『搵唔搵到仔』都不知道,而有些學校不會給予機會,未進入紀律委員會審核個案的階段,就自動要求有案底學生退學,那時艱難很多。」   「蛻變計劃」亦透過商會,呼籲僱主招聘時不要排除有案底青年,但宋恩榮指,坊間仍會為這群年輕人,貼上「政治標籤」。「一些專業人士出獄後,即使重新取回牌照,大機構在考慮聘請時,未必對這些人抱有偏見,但亦會擔心聘用社會上某些人說是『黑暴』的人,會影響公共形象, 這個他(機構)不能不考慮。」   社會事件發生至今5年,宋恩榮認為,政府和不同機構都應該行多一步,給予更生青年機會。「很多人誤會我們提出要特別優惠這些有案底青年,絕對不是,但不要自動排除更生人士。如果你有懷疑,可不可以給一個試用期?若有實例,對這群年輕人來說,會是強心劑。」 

    「蛻變計劃」協助的個案中,有幾十人仍然在囚。宋恩榮相信,這些涉及重罪的青年在刑滿後重返社會時,將面臨更大挑戰,但他會爭取「幫到尾」,協助他們求職和適應。 

    林煥光籲接納被捕青年 「勿只講嚴」 「蛻變計劃」至少助156人 創辦人:排拒不利社會發展

    2024年3月25日星期一 《明報》港聞

    【明報專訊】2019年反修例運動逾萬人被捕,當中約4000人是學生。行政會議前召集人林煥光接受「蛻變計劃」訪問時表示,希望社會主動給予空間,協助被捕年輕人重新融入社會、就學就業,不應永遠視之為社會「負資產」。他認為倘要社會心悅誠服、有共識和凝聚力,「就不能只講『嚴』,一定要有『慈』」。


    林:欣賞青年思維不同 不覺激進
    林煥光正擔任協助反修例被捕年輕人的「蛻變計劃」之導師,他接受「蛻變計劃」訪問時表示,不認為任何年輕人激進,自己很欣賞每一代年輕人有不同思維和視角,思考不同方法解決問題,而不一定跟從前人。「如果你認為與你不同就是激進,我覺得反而是成年人自己的問題。」他說大家年長了,可能忘了自己年輕時的模樣,否則不會隨便用「激進」、「離經叛道」這些形容詞。
    林煥光說每個人均會犯錯,最重要是從錯誤中學習,特別提到懲教署職責,認為「教」比「懲」更重要。「每個社會有它每個時空的法規,執行這些法規時,在某些時空可能要很嚴,但要大家能夠心悅誠服,大家能夠有共識、有凝聚力,就不能只講『嚴』,一定要有『慈』。」


    「懲處之後,想這批人怎樣?」
    林又稱,若社會拒絕接納曾犯錯的人,他們便會變成社會「負資產」,認為應主動協助重新融入社會,否則很容易令年輕人萌生逆反心態。他指出,不少反修例示威的被捕者仍是學生,舉例大專學位的彈性和空間較大,應主動給予機會繼續完成學業;面對社會矛盾,最重要是衝突緩和後如何正面處理,讓年輕人更有歸心。「他們都受到了應有、法律指定的懲處,其實要考慮的,就是之後想這批人怎樣?……你想他永遠做社會負資產,還是歡迎他們回來做社會的動力?」


    宋恩榮:冀檢控考慮社會利益
    「蛻變計劃」創辦人宋恩榮向本報表示,計劃至今已協助331人,當中156人是被捕者,其餘是家屬,當中很多個案已完成。他期望23條立法後社會氣氛轉趨緩和,引述政府聚焦經濟發展,呼籲接納已服刑的反修例被捕者重投社會,認為他們也是建設力量。他說,若排拒這群年輕人,或會導致他們重回舊路,不利社會發展。


    《基本法》23條立法下國安罪行納入「例外罪行」,不得判處緩刑,相關囚犯提早獲釋的限制亦較嚴格。宋恩榮認為新措施對年輕人更生肯定有影響,惟涉及國安問題,各司法管轄區都會較重視國安而非更生。特首李家超去年表示就反修例檢控訂時間表是「不切實際」,宋相信當局不會「劃線」,但一直有個案獲通知銷案,他希望律政司決定是否檢控時增加考慮社會利益的比重,「不要10年拖住條尾」。

    周日話題:獄外人生 不再下沉——反修例出獄青年遇上前政務官

    2024年5月12日星期日 《明報》副刊 星期日生活

    文、圖•江麗芬

    【明報專訊】2019年對於年輕人Peter(假名)而言是人生的分水嶺。這一年,他因為參與社會事件而被拘捕,為生命中留下烙印,也因着這烙印,讓他與「蛻變計劃」及退休政務官陳鈞儀(Philip)聯繫上。


    「蛻變計劃」於2020年中成立。創辦人包括社工系教授宋陳寶蓮、經濟學教授宋恩榮等多位學者,他們看到2019年反修例事件中,有數以千計的學生及年輕人被捕,面對漫長訴訟乃至長期監禁,遂燃起協助這些年輕人及其家人走過這段崎嶇之路的念頭。最後,學者們的構思得到多位臨牀心理學家、家庭治療顧問、精神科醫生、律師、社工等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支持,共同組成跨界別團隊,透過專業輔導及提供法律知識等,一同為這些年輕人提供協助。2021年,「蛻變計劃」進一步向刑滿出獄的年輕人提供「生涯重塑」服務,協助他們重返校園、職場。


    「蛻變計劃」協助的對象,是在2019年反修例事件中被捕的25歲以下的年輕人。這些被捕年輕人中不少是大專生,有的甚至是十來歲的中學生,當中包括Peter。

    「蛻變計劃」助重塑生涯

    回想被捕當下,Peter說那刻「只是想以後人生該怎樣走下去,如何把自己『掹』起來,不要讓自己向下沉」。剛巧有相近經歷的朋友曾接受「蛻變計劃」幫忙,建議他也尋求協助,Peter坦言對那時剛成立的「蛻變計劃」所知不多,「無端端有這樣一個計劃出現,對計劃也有一點懷疑」,但抱着一試無妨的心態,最後得到幫忙,協助求職並安排一些兼職工作,還特別找來Philip幫助他應付公開考試,讓Peter可以繼續學業。


    Philip是退休政務官,曾任食物及衛生局副秘書長、一手住宅物業銷售專員等高位,對Peter而言,對方不論年齡或生活閱歷跟他平日接觸的同輩朋友截然不同。二人原本在同一天空下各自生活,直至此時此刻,大家的生命軌迹才重疊。


    Philip擔當導師的第一個任務,是協助Peter應付經濟科公開考試。對Peter而言,應付公開試固然是一大挑戰,但對於大學經濟系畢業的Philip來說,原來也不容易。「我從沒考過DSE,而且放下書包已經很久了,跟宋恩榮教授學經濟也是很久以前的事。」Philip說,當年他上經濟科是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用的詞彙都是英文,這次卻是以中文講授經濟,倍感困難,更難的是他必須在一個半月的時間幫助Peter應付經濟科公開試。「首先,我要四出『撲書』。當時我問(Peter)學校有沒有教科書,他說:『我們不用課本的。』於是我便要『撲』中文書籍。」由於操練時間緊迫,所以他建議從過往的考試試卷做起,「包括我在內要投入考試的狀態,試過補習太多,連我自己睡覺也受到影響。後來才知道原來我也患上考試的焦慮症。」說到這裏,Philip也忍不住笑了。


    雙方背景不同,要共同面對挑戰,簡單如作息、溫習時間,也需一點時間互相磨合適應。Philip說:「我們前面有一個目標,那便按部就班(朝着目標)去做好。例如在補習時,要早起準備,有時對他來說是辛苦,他習慣早上睡覺。」


    Peter也坦言,要在短時間接受Philip的指導應付考試是吃力,「Uncle是比較叻的人,可能再督促我嚴一些,那時感覺比較辛苦,但最後結果(成績不錯),這是比較難忘」。


    初次見面,在社交距離下,二人隔着電腦屏幕遙距相見;但隨着時間過去,他們之間的隔閡也如社交距離般漸漸解除。訪問當天,Philip較原定相約時間早出現,談及參與這師友計劃。他說作為導師,不會過問年輕人過去的種種,最重要是與對方一起向前邁步。Peter稍後來到,看到了Philip,並沒有像後輩見到長輩時的陌生感覺,而是主動談談他的大學及課餘生活,Philip聽後說「好忙喎」,時而給予一些分析意見,時而給予鼓勵。


    走過迂迴的道路,今天Peter已升讀大學。Philip想起補習過程中,看到Peter願意嘗試的決心,一天一天進步,「也是對我的鼓勵」,也讓他更深信任何年輕人「只要有適當的環境條件,他們一樣可以綻放好好的表現,可以有新的想法給大家看」。

    「讓他們知別人接納」 也有益社會

    回想當初決定參與「蛻變計劃」的義務工作,Philip坦言身邊的朋友也有顧慮,畢竟任何涉及社會事件的事,皆可能招來異議甚至麻煩,退休後歲月靜好,何必攪動平靜的生活,但Philip希望藉此「能夠給年輕人一個好清楚的信息,讓他們看到社會是願意幫助他們,讓他們重拾人生軌道」。他也相信,「最重要是大家有心,願意在人生不同崗位上讓年輕人知道社會是接納他們,在他們有需要時給予協助,並且歡迎他們繼續加入建設社會,我認為這是重要,也是我的理念」。他相信這並非單單有益於年輕人,對整體社會而言也是正面,「年輕人是整個經濟的動力。任何社會都需要建設好經濟,年輕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Philip寄望Peter日後把他或「蛻變計劃」給予的關懷,能夠傳承下去。「如果他認為曾經受惠,他可以在往後的人生崗位上幫助其他人,這是我們的心願,我也相信他樂意這樣做。」


    Peter形容,很久沒有人像Philip那樣無私地督促他應付功課及關懷他,Philip對他的人生有很大影響,「最大影響或者並非讀書方面,而是做人處事上。我過往接觸的多是同輩,或者老師也不會跟你說得那麼深入。但Uncle的人生閱歷比較豐富,他跟我深入分析,即使(Uncle)說的未必是我想做或者認同的事,至少能多給一個方向讓我思考,讓我想得更遠更寬……這反而是我最大的得着。」


    「希望這些行為可誘發更多人跟隨,即是讓這力量慢慢散落下去!」Peter最後如是說。轉眼間,反修例事件距今已近五年,預計愈來愈多被捕年輕人服刑完畢,重返社會。社會下一步該怎樣應對?讓他們的人生往下沉?還是給予協助,讓他們貢獻社會?這是大家急切需要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