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蛻變計劃」學者團隊 至今助 49 反修例案青年

    【明報專訊】反修例風波有唔少年輕人被捕,多名學者組成「Project Change 蛻 變計劃」提供支援,該計劃近日發表中期報告,透露由去年 6 月中成立起,已為 49 個涉案年輕人提供輔導,當中 7 個參與計劃嘅少年犯案時未滿 16 歲,平均年 齡 18.9 歲。已結案嘅 10 宗案件中,有一宗以「簽保守行為」結案,另外被判感 化令、更生中心及勞教中心各有一宗,仲有 6 宗判監 7 至 20 個星期不等。

    49 個參與計劃嘅年輕人共面對 56 項控罪,當中包括 19 項暴動罪、11 項管有物 品意圖摧毁或損壞財產罪等。

    該計劃的團隊包括港大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榮譽副教授宋陳寶蓮、中大經 濟系客座教授宋恩榮、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等,主要對象係 25 歲以下青少年。除咗 49 名涉案年輕人,亦為佢哋共 95 名親人、監護人提供輔 導。計劃形容反修例風波涉案青少年多數行為良好,團隊會撰寫「社會心理專家 報告」,為佢哋爭取警司警誡、撤控守行為兩種不留案底嘅安排,如果被定罪, 亦會撰寫報告向法庭爭取社會服務令、感化令等最適合更生嘅處分。

    盼施政報告為年輕人燃點希望

    宋陳寶蓮、宋恩榮、麥曉暉、江麗 《信報》 2023年10月16日

    但要協助這些年輕人重新融入社會,絕非一個人、一個機構便可,需要社會不同階層、不同機構和團體的努力,再加上整體社會包容和接納,方能成事。我們感謝警務處、懲教署及社會福利署一直以來的協助。過去數月,「蛻變計劃」曾經就青年更生工作積極聯繫社會更多持份者,包括大專院校、商界代表、專業及教育團體,以至相關社會機構等等。我們發現社會各方不但反應正面,更認同倘若被捕青年願意承擔法律責任並汲取教訓,社會應該給予他們機會,包括容許他們按本身的才能及個人的情況恢復其專業資格或繼續發展專業技能。

    社會各界縱是有心幫忙,卻不無擔憂,擔心被一些人扭曲原意,被民粹輿論圍攻,徒添信譽風險,部分甚至害怕被「秋後算賬」。

    行政長官去年在宣讀《施政報告》後曾公開表示:「如果一個人已經受到法律制裁,我們絕對應該盡量幫助他,再成為貢獻社會的一分子。」在在反映特區政府願意協助被捕年輕人重回生活正軌。可惜,這仍未足以消除各人的疑慮。

    要釋除疑慮,我們認為最有力的方法就是特區政府再多走一步。政府各部門及旗下的公營機構對更生青年採取開放態度,在確保公開及公平的原則下僱用這些年輕人,或提供短期工作、實習機會等,並以言語及行動呼籲僱主、學校、社會機構和團體給他們新的機會,讓香港可人盡其才。

    2019年社會事件距今已有4年,在被捕的一萬多人中,被檢控者約3000人,尚有大量被捕人士仍然候查。我們明白,2019年社會事件規模龐大,被捕人數眾多,執法機構需時搜證;但漫長的等候過程中,對年輕人是一大折騰,也令他們難以規劃人生。

    年輕人須為其所作所為負責,我們亦無意要求予以特赦;不過司法界常言「遲來的公義是對公義的否定」。調查、檢控及審訊步伐緩慢不單有損整個政府的公權威信,亦違背法治精神。我們希望政府可以加快調查、檢控及審訊;對有足夠證據起訴者盡快檢控及審訊,對沒有足夠證據起訴者則應盡快結案。

    「蛻變計劃」成立以來,過去兩年多的工作讓我們對年輕人有更多觀察,看到不少年輕人對香港有歸屬感,在個人經濟回報以外,有的更注重後物質主義的生活,遇見認為不公平之事,會提出質疑。年輕人熱愛香港,本意是好,若加以循循善誘,他們定必可貢獻社會;相反,若他們認為未有適當的渠道表達意見,有志未能伸展,只會增加對社會的不信任,從而衍生無力感,最終選擇離開,或是躺平。

    17%患最少一種精神疾病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在今年9月發表的民調顯示,逾六成受訪者對政治缺乏興趣,八成以上受訪者完全沒有向議員、官員及政府部門表達意見;逾半受訪者認為政府不太在乎其想法,認為自己對政府的政策並無任何發言權。更令人憂慮的是,香港大學今年公布的調查顯示,在受訪的3340名15至24歲青年中,有16.6%表示患上最少一種精神疾病,包括抑鬱、廣泛性焦慮症、驚恐症、躁鬱症及思覺失調,問題嚴重,政府必須正視。

    2019年社會事件迄今已有4年,香港需要擺脫過去的紛爭及陰霾,療養受創傷口,方可為社會謀發展。妥善處理被捕年輕人的更生工作是讓傷口癒合的重要一步。

    2019年參與抗議活動的年輕人為數極多,他們多數沒有違法,也沒有被捕,但他們每每有朋友或同學被捕。如果大量被捕青年未能更生並融入社會,將影響一整代年輕人的取態,甚至影響他們留港或離港的抉擇。那對整體社會的和諧團結、對穩定人心、對爭取土生土長的青年人留港貢獻、服務都不利。

    「青年興則香港興」!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7月1日的講話,殷切寄望「每一個香港青年都投身到建設美好香港的行列中」,我們相信這也是特區政府的願景。我們衷心希望,行政長官藉新一份《施政報告》這契機,更關顧年輕人,讓他們和整個社會一起重新出發,共建未來。

    民智行動設計智庫、「蛻變計劃」團隊

    蛻變重生

    香港總商會 《工商月刊》2023年9月

    眾多青年因涉嫌在2019年參與香港反修例運動而被捕,香港慈善機構「蛻變計劃」共同創辦人宋恩榮以非洲一句諺語概括推動涉案青年更生方面的工作:「舉全村之力方可成功。」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宋恩榮曾任該系系主任17年,他在2020年與兩名學者(包括其妻宋陳寶蓮博士)一同創辦蛻變計劃,以協助涉案青年(大部分並無犯罪紀錄)重建新生。

    宋恩榮表示:「一萬名被補者當中有4,000多名學生,其中2,200人正就讀大專院校,其餘為高中生,他們的事業發展、家庭以至香港社會均大受打擊。不論政治立場或意識形態如何,我們亦應以下一代的福祉為依歸。」

    由於大部分福利機構的項目集中支援「典型」被捕者,服務對象背景有所不同,團隊在正式展開計劃前數月,曾與多個非政府機構代表及政府官員會面,以評估服務有何需要改進。蛻變計劃最終於2020年6月註冊為非政治組織,協助在社會動盪期間被捕的25歲以下青年,至今已處理超過150宗個案。
     

    助力青年發展
    涉案青年除了面對漫長的司法程序,亦可能會受到就業或就學困難、被親朋排斥和身心健康受損等問題困擾。宋恩榮指出,若不及時介入,這或對他們的人生造成長遠影響,亦會損害社會政治穩定和經濟生產力。

    此外,他們還遭受社會批評和歧視,但情況正逐漸改善。項目總監麥曉暉表示,該機構獲特區政府和香港警務處支持。他解釋:「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全力支持青年發展,使社會對這些年輕人改觀。」

    蛻變計劃的更生項目以全方位輔導和教育為基礎,由社工、臨床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組成的專家網絡支援。輔導服務為期一至兩年,每年提供50節一小時的面談,內容包括個人面見輔導、網上輔導和行動學習項目。計劃亦提供以家庭為中心的輔導,鼓勵家長和家庭成員積極支持青年發展。計劃屬自願性質,而且費用全免,有關開支由善心人士和支持者捐助。
     

    支持青年重投社會
    蛻變計劃於2021年推出生涯重塑項目,協助獲釋青年重新就業及升讀大學。宋恩榮表示,隨着教育界日益關注這個議題,政府資助大學對項目表示歡迎。不過,部分企業認為聘用更生人士可能有損聲譽,往往令獲釋青年在求職時遇到挑戰。

    麥曉暉表示:「我們起初面對兩大挑戰,其一是社會普遍對這些青年缺乏了解——涉案青年數以千計,我記得曾有一家公司對此表示驚訝。另一問題當然是社會偏見。現時,企業對僱用更生人士的接受程度日增,尤其是工程、銀行和教育行業。」

    短期實習項目能為青年帶來幫助,尤其是讓候審青年有機會貢獻社會,對法庭量刑起到正面作用。

    麥曉暉說:「香港面對人才短缺問題,自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10月發表《施政報告》以來,我們一直重申:若然這些青年對未來抱持樂觀態度,並希望重獲新生,我們應給予他們一個機會。香港正邁向經濟復蘇,我們冀為他們提供平台,為本地經濟發展出一分力。最理想的情況是,我們無需強調他們面對的困境,他們也能重過正常生活,成功就業;這是我們一直爭取的最佳成果。」
     

    宣揚理念
    蛻變計劃正着力向各行各業的企業和商會加強推廣,團隊本月將在總商會舉辦簡介會。該機構亦會舉辦電影放映會等社區活動,協助青年開拓視野、建立同理心和社交聯誼,宋恩榮則定期邀請青年以小組形式共晉晚餐。麥曉暉指出,該機構於去年9月舉辦籌款音樂會,邀得政府官員、商業領袖和立法會議員與青年會面交流。他表示:「活動凝聚了不同界別的支持,而這正是我們希望帶出的訊息:社會各界應齊心協力,共建和諧。」

    宋恩榮表示,青年需要感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才能成功重投社會。「無論是商業領袖、教育工作者或親友,都要合力協助他們克服難關,重建新生。我們要視他們為有潛力的人才,而非社會負擔,這種患難與共、團結一心的精神,是香港邁步向前的動力。」